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糖尿病患者患有下肢动脉硬化,如何科学应对糖尿病足的发生?
王忠福医生,医学硕士,主治医师,201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 ;
长期从事介入与血管外科临床工作,血管性疾病包括:静脉曲张、糖尿病足、下肢溃疡、静脉血栓、血管狭窄闭塞、血管瘤、动脉瘤、动脉夹层、脉管炎等。尤其擅长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对静脉性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且在疑难性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综合介入手术包括:肝癌、子宫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的动脉栓塞化疗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TIPS手术;梗阻性黄疸的引流、支架植入术及出血性疾病的栓塞止血术。
先后多次到全国各大介入血管外科中心进修学习。
担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常委等学术任职4项。
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承担省级课题2项。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下肢血管的将康状况,我们推荐你进行线上检测你可以点击【下肢风险状况评估】你的个人信息我们会全部保密,线上评估更方便。
在今天的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下肢动脉硬化,如何科学应对,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的风险。
1. 双重挑战: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硬化:
糖尿病和下肢动脉硬化的共同存在增加了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足的风险。糖尿病导致神经和血管损害,而下肢动脉硬化则限制了足部的正常血液流动。
2. 有效管理血糖:
稳定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首要任务。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依医嘱合理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是保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有效手段。
3. 定期检查血管状况:
通过定期的血管检查,特别是超声检查,可以评估下肢动脉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血管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
4. 注意足部护理:
保持足部清洁: 避免感染的发生,及时清洗足部并保持干燥。
避免受伤: 避免赤脚行走,减少受伤的风险。
你可以点击【下肢风险状况评估】,告诉专家你的基础情况。你的个人信息我们会全部保密,线上初诊更快捷。
5. 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对血管健康不利,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管状态。
控制血压和血脂: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合理的饮食和药物管理有助于控制。
6. 定期康复运动:
特定的康复运动,如走路、游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血管供血情况。
7. 多学科合作:
建立多学科合作的医疗团队,包括内分泌医生、心血管专家、康复医生等,共同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
结语:
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需要综合治疗,充分意识到双重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足部健康。
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大家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的科学应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祝大家身体健康!
有需要的朋友可来电咨询028-87387736或点击→【在线咨询】,线上询问专家,提前预约挂号就医更方便。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可以致电我院官方电话:028-63918888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可以致电我院官方电话:028-63918888
糖尿病足俗称“烂脚”,它是指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进而引发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深层...
为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在生活上更是应该做好足部的护理工作,鞋子袜子都要选择得当,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足部健康,防止糖尿病足。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这种病变会影响足部的感觉神经,使患者对足部的疼痛、温度、压力等感觉减弱或丧失。
感染是糖尿病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下,会导致足部组织损伤和感染,从而引发脚部溃烂发臭等并发症。
在糖尿病患者中,足部肿胀和瘙痒是常见且令人不适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问题或感染等因素所致。因此,有效地缓解糖尿病足部肿胀和瘙痒对于病患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