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天,依然会感觉到脚冷、麻、走路后小腿酸痛,这是很多中老年人经常会出现的症状,你觉得是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吗?事实上,这种发冷、发麻、疼痛的现象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病症,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它的发病初期是隐蔽的,以断断续续的跛行为特征,也就是间歇式跛行,但到了中、晚期,斑块会造成血管阻塞,造成肢体缺血、静息痛、肢体坏死等症状,有的病人需要进行截肢手术,这对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据报道,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病变的局部表现,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管腔内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应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全身情况、TASC分级选择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于轻症病人,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腿部症状。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扩血管药物三类。
手术治疗
当通过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中重度跛行(跛行距离<200m),静息痛、组织缺损坏死时,应及时通过手术干预治疗。
治疗的方法包括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
血管腔内治疗,是用一根专用的针头将动脉刺破,然后将一根特殊的导丝和导管插入进去,在X线的监控下,到达病变的血管,通过球囊将狭窄的血管扩张,从而达到恢复肢体血流量的目的。如有钙化病变、闭塞性病变、球囊扩张等病变,应置入支架,并用专用支架支撑狭窄区域。腔内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是一种微创的手术,在腹股沟附近留了一个2mm的小孔,不会对血管之外的其他组织造成损伤,而且创伤小,疼痛也小,很快就能痊愈。
但对于一些病情较重,不能进行腔内治疗的病人,则要进行外科手术,即:切除内膜斑块或利用“转流搭桥”的自体或人工血管,把下肢动脉的血液通过新的“桥”运送至病变远侧的血管。
开腹和腔镜下治疗不能一劳永逸,尤其是病变范围大、依从性差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术后要定期复查,定期用药,如果病情恶化,要及时进行第二次介入治疗。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多年来专注于血管健康,拥有国内前沿的治疗技术和设备,一流的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了舒适安逸的术后恢复的条件。想要了解更多治疗内容,可拨打电话或点击在线咨询,线上询问专家,提前预约挂号就医更方便。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可以致电我院官方电话:028-63918888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可以致电我院官方电话:028-63918888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可以致电我院官方电话:028-63918888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可以致电我院官方电话:028-63918888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目前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随着疾病进展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个阶段患者的动脉硬化管腔已经受到影响,出现狭窄的情况,偶尔会出现发凉、麻木等情况,但此时症状不太明显,也不容易被发现。
下肢动脉硬化是现在中老年人非常常见的一种下肢血管疾病,该病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但是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患病后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
下肢动脉硬化是现在中老年人非常常见的一种下肢血管疾病,该病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但是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患病后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健康的...